漯评 | 以品牌战略撬动大市场

■本报评论员
品牌是城市发展的“金名片”。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阶段,漯河作为首座中国食品名城,以食品品牌引育汇聚行动为抓手,将品牌战略深度融入产业发展,为打造世界知名食品品牌汇聚地铺就了坚实路基,彰显了食品名城撬动大市场的智慧与担当。
品牌实力是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漯河多年来始终坚持内育外引、链式发展,实施“漯河制造”品牌战略,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、名牌产品4个、河南省名牌产品64个、“美豫名品”5个。漯河不仅孕育了一批本土知名食品企业,还吸引了可口可乐公司、泰国正大集团等21家世界500强、32家中国500强、75家行业龙头企业扎堆入驻,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大。今年食博会期间开放的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,成为品牌展示的重要窗口,营造了富有国际范儿、创新力、文化味、科技感的消费场景,构筑起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。这些实践充分证明,品牌培育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,更是漯河立足全国、面向世界的底气所在。
以品牌战略撬动大市场,需锚定方向持续发力。深耕品牌建设是根基所在。一方面,需坚持自主创造品牌,深挖独特资源、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,打造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品牌。另一方面,要虚心学习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、管理模式和营销策略,推动品牌质量、价值、数量快速提升。要建立品牌招商和培育目录库,引导企业以质量为核心争创“美豫名品”与各级质量奖,让更多“漯河制造”成长为“漯河名牌”。要在运营好发展好河南食品科创园、河南(漯河)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、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、中国(漯河)食品博览会、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等核心载体的基础上,塑造更多推介品牌的平台载体,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、竞争优势、经济优势。
激活平台效能是关键抓手。发挥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线上线下销售、内贸外贸结合、展销一体发力的综合效能,推动企业优质产品进驻品牌馆,促进我市特色产品纳入企业展销渠道,全面提升我市各类优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。构建“名优特新”选品池,提供定制选品服务,加强同商超、电商的合作,开拓内贸外贸、线上线下销售业务,打造“食游购学”沉浸式共享平台。借助“展会+直播带货”新模式与“全国行”活动,让漯河食品既走进本地商超,也亮相全国市场和大平台,实现从“产品输出”到“品牌输出”的跨越,让品牌传播更具穿透力。
深化开放合作是重要支撑。河南(漯河)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的建设需加快落实三年行动计划,在完善基础设施与智慧管理系统的同时,以投资便利化政策吸引优质项目落地;坚持世界眼光、中国经典、河南名品更高标准,整合现有龙头企业布局新项目、新业态,大力招引知名企业,培育孵化创新项目,打造品牌集聚高地。
健全保护机制是底线保障。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信誉,也是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的关键因素。要加快建设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,完善商标品牌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,严厉打击假冒行为,营造品牌发展良好环境,形成“培育—发展—保护”的良性循环。
从产业集群到品牌高地,从食品名城到世界窗口,漯河的品牌战略之路蹄疾步稳。以品牌引育强根基、以平台拓展拓市场、以开放合作促升级、以权益保护守底线,漯河必将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持续释放品牌红利,让“中国食品名城”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