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漯河名城网 > 社会

王秀峰:扎根乡村办实事 为民履职添新彩

小号 默认 大号
2025-10-22 来源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“秀峰就是俺家的靠山!俺家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,多亏她的帮衬。”10月19日,提起市人大代表,源汇区空冢郭镇小于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秀峰,小于村村民钞秋红说。

钞秋红有两个儿子,丈夫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,她自己身体也不好。王秀峰经常去钞秋红家,鼓励她要振作起来,并力所能及地帮她。如今,在王秀峰的帮助下,钞秋红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,大儿子顺利入伍,小儿子考上了研究生,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盼头儿。

“当时钞秋红的小儿子给我打电话,说家里条件不好,想放弃读研。我对他说,书要读下去,家里供不起,我来想办法。”王秀峰说,在她的心里,村里的每个孩子都像自家娃一样,不能让他们断了求学路。

image.png

村民李自明家的改变,同样离不开王秀峰的帮扶。2020年,李自明的儿子考上了大学,学费成了难题。王秀峰得知后,带领村“两委”干部和爱心人士帮他凑齐了学费。王秀峰还时常和学校老师联系,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。如今,李自明的儿子已成为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名公务员。李自明逢人就说:“没有秀峰,就不会有俺孩儿的今天。”

这些都是王秀峰积极践行代表初心、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。多年来,王秀峰始终牢记“为民”二字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,做群众的知心人、代言人,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深得群众的信任。

“村民的事,再小也是大事。”每天清晨,王秀峰都会骑着电动车在村里转悠,碰到村民就停下来听他们说诉求、提建议。“人民选我当代表是信任我,我就应该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。”王秀峰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村里曾有一条臭水沟,村民意见大。王秀峰多次实地调研,形成关于黑臭水沟治理的建议;田间沟渠堵塞、排水不畅,她又撰写了关于田间水渠治理的建议,推动问题逐一解决。

采访时,小于村第二创业园内机器运转声响个不停,数十名村民在忙着折叠纸箱,一派繁忙景象。

“真没想到,俺两口子年龄这么大了,还能在家门口打工,每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呢。”70多岁的村民赵妮说。

如此热闹的场景,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个荒坑。2019年前,小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到800元。2019年,王秀峰组织召开党员大会,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盘活集体资产——把闲置的学校和坑塘等收归集体。“我们将闲置的学校租赁出去,租金归村集体所有。同时,采取党员干部带头、群众自愿入股、集体抽取股份的形式,将坑塘填平后建成创业园,并引进纸箱加工项目。这样,村民不仅能分红,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。”王秀峰说,2023年园区收益突破了70万元,村集体收入12万元。

有了集体收入,王秀峰又忙着改善村容村貌,在村里建起了游园和文化广场。王秀峰坚持给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,还在每年春节前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慰问金和礼物,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。

积极履职的同时,王秀峰坚持学习。“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增强代表意识,提高政治敏锐性,把工作干到点子上。”王秀峰说。

“身为人大代表,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如泰山。”王秀峰说,“我会继续把心贴在群众身上,做党和群众的连心桥,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挥洒汗水、播种希望!”

文/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

校对 许璐瑶

统筹 周鹤琦

审核 谭艺君

版权声明: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,谢绝任何媒体、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,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举报电话(0395)5616809
关注我们

    漯河发布客户端

    漯河名城网

    漯河日报抖音号

   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快手号

    漯河日报人民号

   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

   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

    漯河日报视频号

    漯河日报头条号

    漯河日报微博

    漯河日报微信

    漯河手机报微信

    漯河微地产

   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

豫ICP备05015908号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

© 2002-2018 漯河名城网(www.lhrb.com.cn)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