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响“三秋”保卫战


9月下旬以来,地处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,遭遇持续阴雨天气,给秋粮收获、晾晒带来严峻挑战。一场与时间赛跑、与雨水抗争的夺粮战在当地打响。
针对湿软地块收割机下地难的问题,临颍县紧急成立22个秋收机械服务队,调度11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,对本地14家大型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的机械进行割台改装适配,组建农机应急服务队分片作业。对机械无法抵达的区域,动员人工抢收减损。
如何确保玉米及时烘干、不发生霉变?王岗镇政府整合全镇烘干资源,开放21个粮食烘干中心,日处理能力达2200吨。对五保户、监测户实行“优先烘干、免费服务”。该镇承差桥村新建的30间电子烤房投入使用后,周边5个村的玉米烘干周期缩短40%。
临颍县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,实时发布降雨间歇预警,明确先熟先收、有涝先收、易损先收的抢收原则,引导农户错峰作业。同时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,指导农户落实抗湿抢收和后期田管措施。
恶劣天气下,特殊群体的秋粮谁来保障?临颍县集中开展“党员联户助秋收”行动。在王岗镇,237名党员干部帮助当地486户困难群众抢收抢烘抢晒。“目前全镇党员干部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320余个,带动群众抢收秋粮4万余亩。”王岗镇党委书记罗小军说。
目前,临颍县30万亩玉米全部收获完毕。针对受连阴雨天气影响大豆成熟较晚的情况,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疏通沟渠,及时排除田间积水,最大限度降低渍害影响。
文字 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本报记者 张晓甫
校对 许璐瑶
统筹 周鹤琦
审核 谭艺君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