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菜一汤”创新基层治理“心”口味 ——访召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翟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震


开栏的话:
召陵区聚焦“两高四着力”,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、基层治理队伍、基层治理机制、基层治理网格、基层治理平台建设,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专栏《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·召陵声音》,对各镇(街道)及16个专项行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专访,对他们的好经验、好做法予以介绍。
“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开展以来,翟庄街道用党建引领的‘基础菜’、防化风险的‘硬菜’、群众共治的‘热菜’、民生服务的‘暖汤’,创新设计出‘三菜一汤’‘心’口味,为群众呈上了基层治理的幸福盛宴。”10月20日,召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翟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震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“基础菜”聚心,党建引领强治理。按照我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部署,聚焦全市“大深入、大落实、大提升”行动,深化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治理模式,落实“六情直通、四级响应”机制,按照“八个必须”要求,实施“大脚板”巡格举措。通过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持续凝聚组织力量,精选18名优秀年轻干部,组建青年先锋队,将其培养成基层治理攻坚尖兵。
“硬菜”稳心,防化风险保稳定。结合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打造燕山路社区“老莫帮办”、范庄社区“老胡说法”等矛盾调解品牌,将村级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落实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,将街道全体干部定为一、二级重点单位包保联系人,倒逼分包单位严格落实日常安全排查、演练等工作,常态化对辖区2300余家企业开展消防安全、食品安全等检查,确保辖区安全稳定。
“热菜”暖心,群众共治齐参与。组建“党员先锋队”“银发劝导队”等8支志愿队伍,联合多方资源开展“健康义诊”“银龄生日宴”等志愿活动,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。落实“说、聊、议”三步群众工作法,即家门口“说”家常事,网格员逐户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通过说家常事了解居民情况;议事点“聊”家家事,利用小区连心议事点,开展协商共治;网格办“议”家园事,紧盯居民急难愁盼,网格办公室收集并建立“居民心愿库”,及时解决群众诉求,形成共治共享格局。
“暖汤”贴心,为民服务促和谐。老旧小区换新颜,改造成果暖民心。聚焦40个老旧小区,主动谋划专项债项目,分两批进行改造;下沉人员力量,收集群众意见,解决群众实际困难;立足部分小区实际,按要求进行水电改造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丰富居民业余生活。燕山路社区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,弘扬传统文化;冯庄村连年举办“孝老文化节”,弘扬孝道文化,倡树文明新风;东方社区举办百家宴,促进了邻里和睦……“暖汤”式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李震表示,翟庄街道将持续优化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治理模式,加强法治和诚信建设,聚焦重点领域治理,以更实举措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走深走实、落地见效。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文博
校对 许璐瑶
统筹 周鹤琦
审核 谭艺君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