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漯河名城网 > 社会

临颍县政协建议——持续做强铜基新材料产业

小号 默认 大号
2025-10-27 来源:

image.png

近年来,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,我市积极开拓市场、布局项目,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从初步发展迈向规模扩张,形成了产业链逐步完善、企业集聚效应初显的良好态势。为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,临颍县政协结合产业实际,提出具体建议。

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驱动产业升级突破。重点推动铜基材料向半导体键合线、超导材料等尖端领域突破。半导体键合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附加值较传统铜材提升数倍,能显著增强产业盈利能力。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。搭建合作平台,推动本地铜基企业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深度合作,围绕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,如半导体键合线所需的高纯度铜材提纯技术、超导铜基材料的低温稳定性技术等,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鼓励企业设立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,对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、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,使企业加快突破技术瓶颈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转型。鼓励企业引入AI技术,在原材料检测、生产过程监控、成品质量筛选等环节实现自动化,如通过AI视觉系统实时识别铜材表面缺陷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

以绿色制造为抓手,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。铜基产业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、废弃物处理难度较大,绿色发展是铜基产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应加大对废铜再生技术等绿色技术的推广力度,组织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培训,支持企业引进废铜再生设备,对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。引导企业构建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,推动企业采用水循环利用系统、对生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等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。

以产业融合为路径,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。漯河食品机械产业基础雄厚,可引导铜基企业结合本地食品机械产业需求,开发定制铜部件,降低企业采购成本,减少适配时间,实现铜基新材料产业与本地传统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,形成“新材料+传统产业”的协同发展格局。积极拓展铜基新材料在新能源、医疗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:在新能源领域,开发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高导电铜排、锂电池铜箔等产品;在医疗领域,研发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医用铜合金器械;在航空航天领域,探索高强度、轻量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场景,通过多元布局,降低产业对单一市场的依赖,分散市场风险。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新材料展会,帮助企业对接下游客户,搭建供需对接平台,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,推动我市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不断壮大。

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文博

校对 曹   华

统筹 周鹤琦

审读 谭艺君


版权声明: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,谢绝任何媒体、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,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举报电话(0395)5616809
关注我们

    漯河发布客户端

    漯河名城网

    漯河日报抖音号

   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快手号

    漯河日报人民号

   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

   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

    漯河日报视频号

    漯河日报头条号

    漯河日报微博

    漯河日报微信

    漯河手机报微信

    漯河微地产

   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

豫ICP备05015908号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

© 2002-2018 漯河名城网(www.lhrb.com.cn)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