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漯河名城网 > 手机报

党建引领聚合力 检护非遗绽芳华——舞阳县人民检察院成功举办“贾韵农心 守护非遗”党建联学联建联创活动

小号 默认 大号
2025-11-13 来源:

image.png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11月12日上午,舞阳县人民检察院紧扣“党建联学联建联创”主线,联合漯河市人民检察院及临颍县、郾城区、源汇区、召陵区人民检察院,开展“贾韵农心  守护非遗”党建联学联建联创活动,并特别邀请法治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赵红旗老师参加。这场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文化蓝”的实践,既是一次对贾湖文化与农民画艺术的深度探访,更是一次用法治力量守护非遗根脉的生动探索。

373af5cb9a189f26ce3320d0b7400a9c.jpg

两级检察院干警首先齐聚舞阳县贾湖遗址博物馆,这里陈列着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、契刻符号陶片、碳化稻米等珍贵文物,它们不仅是贾湖先民智慧的见证,更是中华文明“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”的生动注脚。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,大家依次参观“远古家园”“农耕之源”“艺术之始”等展厅:透过放大镜观察骨笛上精细的开孔痕迹,聆听“贾湖骨笛能演奏七声音阶”的考古发现;俯身端详陶罐上神秘的契刻符号,探讨其与甲骨文可能存在的传承关联;站在复原的原始村落场景前,感受贾湖先民“刀耕火种”孕育灿烂文化的生命力。

a78579e2b8c2e1c4a1d616138457213c.jpg

离开贾湖遗址博物馆,大家又来到舞阳县农民画院,这里是“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”的创作核心。展厅内,《丰收乐》《闹春图》《非遗传承人》等作品色彩明艳、构图饱满,画中既有贾湖岸边农民收割小麦的忙碌身影,也有年轻一代学习农民画技法的生动场景,更有非遗传承人专注作画的特写。在农民画创作体验区,一些干警拿起画笔,在传承人指导下尝试绘制简单的农民画图案。一名青年干警感慨:“原来每一笔色彩都有讲究,每一幅画背后都有农民的生活故事和智慧。”

活动中,我院公益诉讼干警向大家介绍了在非遗保护,豫检品牌“益心护文”以及检察文化品牌所做的工作,宣讲了《漯河市贾湖遗址保护条例》。

f5ea6276e7ffbc44144812dae39e5ebe.jpg

活动结束后,参加人员仍沉浸在贾湖文化的厚重与农民画的鲜活之中,大家纷纷表示:“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党建联建联创,更是一次文化洗礼,非遗保护不是‘独角戏’,而是需要检察力量、行政力量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‘大合唱’。”下一步,舞阳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党建联学联建联创,通过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,让贾湖文化的“骨笛声”更悠扬、农民画的“乡土情”更浓郁,为守护非遗文化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。


版权声明: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,谢绝任何媒体、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,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举报电话(0395)5616809
关注我们

    漯河发布客户端

    漯河名城网

    漯河日报抖音号

   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快手号

    漯河日报人民号

   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

   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

    漯河日报视频号

    漯河日报头条号

    漯河日报微博

    漯河日报微信

    漯河手机报微信

    漯河微地产

   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

豫ICP备05015908号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

© 2002-2018 漯河名城网(www.lhrb.com.cn)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