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漯河名城网 > 社会

“焕街计划”:让居民从“盼清洁”转变到“共守护”

小号 默认 大号
2025-11-17 来源:

image.png

“以前出门怕踩坑、回家绕着杂物走,现在楼道敞亮了、小巷干净了,连邻居们碰面都爱聊怎么把环境维护好。”11月12日,源汇区老街街道滨西社区田阿姨的感慨,道出了这个混合型社区的变化。

该社区多名居民曾向社居委反映卫生差、雨污管网堵塞等问题。10月28日,该社区党委推出“焕街计划”,以民心为导向,让居民从“盼清洁”的旁观者变为“共守护”的主力军,书写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。

治理始于民心所向。社区摒弃“自上而下”的整治模式,搭建“1+4+N”协商议事平台,融合“官方力量”与“民间声音”。通过线上问卷、线下走访及6场议事会,倾听居民对绿化带脏乱、楼道杂物堆积、雨天积水等问题的吐槽,将个人意见凝聚为“先清杂物、再修设施、最后定规矩”的共识,找准治理靶心,让居民感受到被重视,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。

合力攻坚促成自觉转变。组建党员先锋队、党员志愿队和居民突击队,以暖心服务消除居民顾虑。为高龄老人、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服务,对抵触住户开展“共情式沟通”。党员带头清理,带动居民参与,原本计划15天的集中整治10天便完成,42处卫生死角被清理,18车杂物全部清走,实现了从“要我改”到“我要改”的转变。

长效机制守住整治成果。为避免环境整治“一阵风”,社区建立三项“硬制度”:党员、网格员、居民代表组成巡查队每日巡查,做到“发现即处理”;垃圾清运“每日定点、不隔夜”;每月评选“清洁家庭”,营造“比干净、比文明”的新风尚。同时,推行“公益合伙人”制度,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,让环境整洁常态化。

如今,滨西社区环境整洁度好评率达95%,邻里关系愈发和睦,越来越多的居民从“受益者”变为“共建者”。

“焕街计划”的成功,核心在于读懂民心——以居民“急难愁盼”为出发点,以“参与感”为关键点,以“满意度”为落脚点。这一实践证明,基层治理不需要巨额投入,只要扎根群众、凝聚合力,用民主协商听民意、精准服务解民忧、长效机制固成果,就能让社区焕发持久活力,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。

通讯员 赵     敏

校对 李     鑫

统筹 周鹤琦

 审读 谭艺君

版权声明: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,谢绝任何媒体、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,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举报电话(0395)5616809
关注我们

    漯河发布客户端

    漯河名城网

    漯河日报抖音号

   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快手号

    漯河日报人民号

   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

   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

    漯河日报视频号

    漯河日报头条号

    漯河日报微博

    漯河日报微信

    漯河手机报微信

    漯河微地产

   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

豫ICP备05015908号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

© 2002-2018 漯河名城网(www.lhrb.com.cn)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