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漯河名城网 > 社会

漯河:把抗旱用水送到地头

小号 默认 大号
2025-08-04 来源:

上游水库的水注入新颍河,新颍河分流河水进入五里河,五里河的水被抽到田间沟渠,农民再从沟渠取水浇田……8月3日,记者在临颍县三家店镇看到,该镇群众正全力以赴抗旱保秋。

当天中午,在三家店镇党委书记张海宽的带领下,记者在流经该镇的五里河边看到,一台台放置在岸边的大型抽水设备正抽水上岸,河水或流进田间沟渠,或被注入临时蓄水池、大型储水罐。

“今年抗旱,大家不用排队。镇政府调配抗旱设备,把水从五里河抽上来后送入田间沟渠,大家可以同时浇地。”正在浇玉米田的南江村村民于东才说。

在清义冢村的一块田地,记者看到村民在田间沟渠旁用塑料布等建了一个临时蓄水池,多台抽水泵正在工作,把临时蓄水池里的水送到玉米地、辣椒地里。

“为了提高抗旱效率,我们在地头临时建了一个蓄水池,多家农户可以同时从这个蓄水池抽水浇地。”临颍县益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付祥说,“许多村子都用这种灌溉方式。”

罗付祥承包了800多亩地,今年种植的有玉米、辣椒、大豆和烟叶等。罗付祥走进自家的烟叶田,用手抚摸着烟叶对记者说:“只要有水,群众就不怕。我这些地块用滴灌、喷灌的方式浇了好几遍了,也施了肥。你看这烟叶长得多好。”

张海宽说:“我们镇有农田5万余亩,光辣椒就种植了4.8万亩左右。这些经济作物不耐旱,需要经常浇水才能保持良好长势。今年旱情重,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帮助群众抗旱保秋。”

记者了解到,为了不让农民重复投入,三家店镇政府调配资源,为全镇23个行政村均配备一台抽水泵,以五里河为主要水源地,确保农田灌溉用水需求。

“抗旱是当前保民生、保秋收的头等大事。我们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,共同研判旱情,细化部门职责分工,构建起‘镇统筹、村落实、网格联动’的三级联动响应体系。镇、村干部全员下沉一线,深入田间,实地察看墒情,倾听农户灌溉难题,了解群众诉求,因地制宜制订‘一村一策’的抗旱方案,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需求点。”张海宽告诉记者,抗旱浇水的同时,镇里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、科学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,发挥最大抗旱效益。引导农户摒弃“靠天吃饭”思想,增强主动抗旱、科学抗旱意识与能力,坚决打赢这场抗旱保秋的硬仗,全力守护好群众的“粮袋子”和“钱袋子”。

截至7月30日17时整,临颍县各乡镇(街道)农情信息调度统计显示,全县各类农作物大多已浇水三四遍,累计灌溉112.1万亩次。
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国霞

校对 谢明芮

统筹 周鹤琦

审读 谭艺君

版权声明: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,谢绝任何媒体、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,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举报电话(0395)5616809
关注我们

    漯河发布客户端

    漯河名城网

    漯河日报抖音号

   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快手号

    漯河日报人民号

   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

   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

   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

    漯河日报视频号

    漯河日报头条号

    漯河日报微博

    漯河日报微信

    漯河手机报微信

    漯河微地产

   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

豫ICP备05015908号

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

© 2002-2018 漯河名城网(www.lhrb.com.cn)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